瑜珈,僅僅是柔軟身心、強健體魄的運動嗎?其實,它更是一種追求身心靈平衡的藝術。對我而言,瑜珈不僅帶來了健康,更讓我學會以平靜的心態,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與起伏。回首這段旅程,我發現瑜珈不僅改變了我的身體,也重塑了我的人生觀。如果你正猶豫是否要踏上瑜珈之路,或許我的故事能帶給你一些啟發!
第一階段:在高溫中舒暢呼吸——澳洲雪梨的熱瑜珈初體驗
地點:澳洲雪梨 Bikram Yoga Darlinghurst | 時間:兩週練習
2023 年初,我在澳洲雪梨旅行,想在短短兩週內融入當地生活。於是,我透過 Google 搜尋到 Bikram Yoga Darlinghurst,決定挑戰自己從未嘗試過的熱瑜珈。僅 75 澳幣(約台幣 1550 元)的兩週不限次數課程,成了我踏上瑜珈旅程的起點。
進入教室,我立刻感受到高溫的衝擊。這裡的熱瑜珈課程是在超過 40 度的高溫環境下,進行 90 分鐘的一套固定瑜珈動作。當時的我對瑜珈毫無概念,只能憑藉模仿旁邊學員的動作勉強跟上,但身體深度呼吸的感覺,讓我體會到前所未有的舒暢。這不僅是一場體能挑戰,更是身心淨化的過程。
為什麼熱瑜珈適合初學者?
- 深層排毒:高溫環境下大量排汗,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。
- 靜心冥想:高溫與固定動作讓人專注於呼吸,進而達到內心平靜。
- 增強柔軟度與力量:在高溫下進行伸展,更容易達到深層肌肉拉伸效果。
如果你想體驗汗水淨化心靈的感覺,不妨試試熱瑜珈!

第二階段:台北瑜珈旅程中的身心蛻變
地點:台北 瑜珈旅程 Yoga Journey | 時間:日常練習與進階挑戰
結束雪梨的熱瑜珈課程後,我回到台北,決定將瑜珈融入日常生活。起初,我選擇了較溫和的哈達瑜珈 (Hatha Yoga),透過緩慢且穩定的動作,逐漸改善體態與柔軟度。隨著對瑜珈的興趣愈加濃厚,我開始挑戰流動瑜珈,它結合力量與韻律,這不僅讓我體能更強壯,也培養了堅毅的意志力。
你適合哪種瑜珈?
- 初學者:哈達瑜珈、陰瑜珈 (Yin Yoga),適合想要放鬆、提升柔軟度的人。
- 進階者:流動瑜珈 (Vinyasa Yoga),適合追求流暢動作與肌力挑戰者。
- 身心靈平衡:陰陽瑜珈、冥想課程,適合想要平衡身心、緩解壓力的人。
在大型會館-瑜珈旅程的日子裡,我學會了如何專注於當下,並以平靜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挑戰。瑜珈不僅鍛鍊了我的身體,也讓我找到了內心的平衡。

第三階段:峇厘島瑜珈師資培訓的挑戰與成長
地點:印尼峇厘島 Bali Kapha Yoga – Indonesian Yoga School | 時間:三週,200小時師資培訓
隨著瑜珈練習的深入,我決定進一步挑戰自我,參加印尼峇厘島的瑜珈師資培訓課程。這不僅是一次技術與知識的提升之旅,更是對自我極限的試煉。培訓期間,每天從早上七點到傍晚六點,我們進行體位法 (Asana)、呼吸法 (Pranayama) 和冥想的全方位學習,深入了解瑜珈背後的實踐及哲學。
為何選擇峇厘島師資培訓?
- 費用合理: 與台灣動輒 10-12 萬的瑜珈師資課程相比,我的整趟印尼的瑜珈師資培訓旅程全包差不多 6-7 萬,相較之下,峇厘島課程提供品質不錯,且相對實惠的選擇。
- 國際化學習環境: 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員共同學習,我的同學來自世界各國,有德國、瑞士、比利時、保加利亞、美國、澳洲、英國,拓展了我的國際視野,也結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- 自然田野氛圍: 峇厘島的自然環境充滿靈性,讓我在學習過程中更能專注於身心靈的平衡。
師資培訓的挑戰與成長
- 體能挑戰: 每日約四到五個小時的體位法練習,不僅考驗體力與耐力,也讓我更了解自己身體的可能性。
- 心靈成長: 冥想與脈輪課程讓我更深入地探討自我,學會接受不完美,並以謙卑的心面對生活。
- 教學實踐: 結業前需兩兩組隊進行試教,教授兩堂各 70 分鐘的瑜珈課程(一堂力量瑜珈,一堂流動瑜珈),才能獲得合格證書。這不僅磨練了我的表達能力,也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引導他人進入瑜珈世界的成就感。 拿到證書的那一刻起,不是終點,而正是每個畢業生的瑜珈教學起點。
在峇厘島的這段學習旅程,不僅提升了我的瑜珈功力,也讓我重新定義了自我價值。在試教過程中,我的幽默感跟熱情著實給同學留下蠻深刻的印象。而這也讓我開始思考,嘗試投入瑜珈教學的可能性。

第四階段:分享知識、創造平靜與喜悅
從學習到分享:瑜珈教學的起步
回到台灣後,我開始思考如何將在峇厘島學到的知識與經驗分享給更多人。我深刻體會到瑜珈帶來的平靜與喜悅,因此希望藉由教學,讓更多人也能感受到這份美好。9 月時,我先接收到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「青年轉動全球」的節目邀約,專訪分享我在印尼的師資培訓旅程。
教學初體驗:從小班制開始
10月開始,我在目前服務的國際組織,開設了下班後的脈輪瑜珈課程,這是我教學旅程的起點。起初,我選擇小班制授課,這讓我能更專注於每位學員的需求,並細心指導他們的體位法與呼吸法。
教學的挑戰與收穫
- 挑戰: 從練習者轉換為引導者,需要具備更強的表達能力與專業知識。起初面對學員的提問,或在做課程引導時,我會稍微緊張。隨著授課次數增加,我逐漸找到教學的節奏與自信。
- 收穫: 當我看到學員們因練習瑜珈而獲得身心的舒緩與成長,那種成就感無可取代,你能很清楚地看見學生在上課前後,學生身心狀態的差異。更讓我感動的是,他們的笑容與感謝,成為我持續教學的動力。
擴展影響力:從實體課程到網路分享
隨著教學經驗的累積,我開始撰寫部落格文章,分享瑜珈練習心得與身心靈平衡的體驗。這不僅讓我反思與沉澱所學,也讓更多對瑜珈有興趣的人,能夠透過我的文字,了解瑜珈的多元面向。
持續學習與成長
在教學的過程中,學員的提問與回饋,促使我不斷精進自己的知識與技巧。現在每天早晨我保持練習瑜珈的習慣,向更進階的瑜珈老師學習,確保自身的教學內容更豐富且專業。

走過瑜珈之路的四個階段,我從好奇嘗試到深入練習,再到成為分享者,這段旅程讓我不僅強化了身體,也豐富了心靈。瑜珈早已超越了一種運動,它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,引領我更從容地面對人生的挑戰與轉折。希望我的故事,能夠啟發你踏上屬於自己的瑜珈之路!
加入維多老師的週四實體瑜珈課(小班制)
如果你也想親身體驗瑜珈帶來的身心平衡,歡迎加入維多老師的 小班制實體瑜珈課!
- 時間: 每週四 19:30 – 21:00
- 地點: 台北市(靠近中山站6號出口)
- 特色: 小班制教學,注重個人調整與指導,特別適合初階練習者
透過實體課程,你將體驗到更深入的體位法練習,並學習正確的呼吸與冥想技巧,讓你在緊湊的生活中找到平靜與力量!
Comment
Comments are closed.